近期,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国之大者,在乎民也。今年是“四下基层”提出35周年,“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广大基层干部要全面系统梳理“四下基层”的生成逻辑、内涵要义、实践启示,把“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以“心中有民”砥砺初心使命,“用心”答好人民至上的关键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深情寄语,也是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的有力体现。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坚持“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为基层治理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示范样本。基层干部也要铆足“踏破铁鞋笃行不怠”,脚下沾泥土,心中放人民,准确把握“信访接待下基层”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迈开步子“多跑腿”,张开嗓子“多动嘴”,开动脑筋“多费心”,将上级政策有模有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地传递给群众,争做为党立言、为民请命的调研者。 以“深入基层”诠释服务理念,“尽心”答好人民期盼的必答题。从正定“半城郊型”经济的发展路子到闽东“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期间提出的一系列战略规划,都是从深入调研中得来的。基层干部要真正深入基层,进村入户知晓群众需求,走进车间了解企业难处,推“百家门”、端“大碗茶”,同人民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奔着群众的急难问题和强烈呼声而去,聆听群众直抒胸臆,访出实情才能真正帮助解决问题。要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狠抓“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做到围着问题转、围着群众转,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推动治理难题的解决、推动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以“躬身下访”彰显行动自觉,“精心”答好百姓急难的重点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的7个多月时间里,几乎走遍了上海的各个角落,从中共一大会址到基层街道居委,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公仆态度。基层干部也要把办公桌搬到农村大院里、村口榕树下,结合“邻里夜话”“巷道议事”“板凳会议”等活动搭建“流动接访室”,把解决群众问题由“坐诊”变“出诊”,让复杂事“小步快跑”、急事急办,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诚赢得百姓的认可和信任,让百姓在“家门口”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暖心服务,用实干实绩真正做到“为民族谋复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