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在基层、地方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同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大力倡导并带头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牢牢植根人民,不断造福人民。 人心就在人民群众的心里,在人们的大脑中枢里。作为精神存在,人心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明确感知。因为生活是真实的,老百姓最讲实际,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基本诉求,并在其工作、生活、学习实践中比较充分地展现出来。人民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创造者,人民的心是通晓世情国情、畅达社情民意的一把钥匙,也是执政党把握前进方向、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坐标。 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带头赴一线,做到“真”下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扑下身子,和群众打成一片,了解群众释放的“第一信号”,掌握群众反映的“第一手资料”,切实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针对以往活动中“浮在面上多,沉下去的少”这一问题,我们领导干部要明确责任,干部必须挤时间深入基层。在新时代里,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对于妥善解决好农村群众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最重要的就是办实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心怀群众。看上去琐碎的事情,却是关系群众一家一户生计的大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必须关心解决这些“琐碎”的事情。作为基层干部,就要下基层,去群众反映问题最多的地方,去生活最贫困的地方,去工作基础最差的地方。只有沉下心来,真正的去为群众办一些“小事”,去群众当中了解一些“小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支持。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正冠明镜”,群众不满意的就是我们着力整改的,群众所盼的就是我们所干的。 重要的是时刻把群众放在心上,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下基层当做回家看望父母一样重要,要拿出真心与群众交换,要用最朴实的态度与群众交流,听取群众最真切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才是真心真意的下基层,才能在群众中蹲得下,才能与群众处的好,才能真正的为群众做事实,才能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下基层真正做实、做好,用心服务基层群众。 “四下基层”彰显的根本立场、精神内涵、价值追求,蕴含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具有超越时空的真理性和价值性。让我们循着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的足迹,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更加坚定自觉地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