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家庭家教家风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风作为社会风气的细胞,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对人的道德养成和人格形成产生持久影响。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粹、道德精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与时代要求相契合、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发挥好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良好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是新时代领导干部永葆初心的现实需要。领导干部初心、担使命,为党和人民做奉献,就是要真正把家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把家庭建设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使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获得共识;使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深入人心;使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准则。把家风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突出特点。良好的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做培育良好家风的表率,以良好家风涵养初心使命,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也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题中应有之义。 良好的家教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质的体现。领导干部有自己的家庭,要关爱家人,这是人之常情,但以什么态度和方式关爱,不仅考验执政理念,还检验着能力智慧。结合新时代特点,真心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大爱,牢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初心使命,传递对祖国的认同感和使命感,在家风中传承爱国精神,从小教育子女了解党和国家的光辉历程,善待和敬仰革命先烈,尊重和捍卫英雄尊严,搞清什么是和平年代的爱国情怀。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和忧国忧民的责任,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将其融入风家教中,教育子子孙孙成为党的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传人。 优良家风中蕴含着廉以养德、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价值观念,对强化个人廉洁意识、塑造廉洁品行发挥着重要作用。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对党绝对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将这样的政治自觉贯彻到家风建设中去,让主旋律和正能量充满广大社会中的每一个家庭。要注重道德养成,树立规矩意识,心怀敬畏,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的关系,自觉在纪律和规矩约束下作决策、干事情,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为家人树立标杆,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人,要正视父母的养育之恩、夫妻的芝兰之义、儿女的骨肉之情,关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不断汇聚干事创业的正能量。要加强对身边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教育他们守德守纪守法,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 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良好家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创造化过程。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领悟家风建设的根本要求,注重传承中华优良家风精髓,倡导践行革命前辈红色家风特质,立足当下、身先表率推动家风建设,从而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助力优秀的党风政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