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考察,来到闵行区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进社区、看住房、问需求,了解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情况。习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身”入群众、“心”入群众、“情”入群众,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本领能力,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做到“身”入群众,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干事创业实力。正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扑下身子,走入基层,走进百姓,倾听呼声,为民解难,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点赞。但有的干部光吆喝不干活,有的只动笔不迈腿,只靠电话、谈话等形式了解情况,不能及时回应群众呼声,制定的政策也“束之高阁”,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理顺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多到群众身边,脚下多沾泥土、心中常念百姓,在基层多经风雨、多见世面,增强“不怕事”的底气,积蓄“不畏难”的勇气,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城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 做到“心”入群众,坚持问题导向,凸显调查研究实效。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问题,从解放初期的解决温饱问题,到改革开放时期解决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再到如今解决人民群众精神温饱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深入地调研,从而摸清情况、找出问题、下准对策,就如毛泽东同志通过寻乌调查弄清了富农和地主的问题,为我党制定土地革命等策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破除“雾里看花”的迷障,用自己的真心走进群众,访出实情、听到真话,作出群众满意、真实管用的好政策,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把百姓的“烦心事”变为“舒心事”。 做到“情”入群众,走好群众路线,绘就人民城市实景。民之所望,情之所系。我们只有对群众有感情,心中装着群众,才能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闵行区积极回应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需求 ,构建多层次租赁住房供应体系,让百姓能够住有所居。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人民性”是人民城市的根本属性。因此,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的殷切嘱托,把群众的开门七件事时刻挂在中心、行在脚下,深刻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积极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融合,不断精细城市管理,以为民尽责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指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