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管理无盲区,自2001年开始,山东临沂积极探索在流动党员集聚区域建立驻外党组织,特别是近年来,相继成立驻京、驻沪、驻粤流动党员党委,建立驻外流动党员党组织219个。覆盖流动党员1.6万余名,基本实现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中国组织人事报)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人口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多,务工增收仍是农村增收的重要渠道。所以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外出流动党员也将保持逐年增多的趋势,如何让流动党员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是党员管理工作一个亟待突破的课题。而山东临沂在流动党员集聚区域建立驻外党组织的做法,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无人管无人问”的问题,让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给在外“漂泊”的党员们“安个家”,让流动党员管理不“脱线”。 建立驻外党组织,实现流动党员“实地”管理。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实行就地管理,避免了远程管理的不便。可借鉴临沂的经验,流出地以村、在流入地以县区为单位,深入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和信息库。按照便于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根据流动党员工作、居住、生活等情况,采取相近区域组建、实体企业单建、行业商会联建、流入地流出地共建等模式,科学设置党支部,合理划分党小组,建立健全了驻外流动党员党的组织体系。 建立驻外党组织,实现流动党员“离线”教育。未建立驻外党组织时,很多地区采取的是“线上”教育的方式,流动党员加入党支部微信、QQ群,在群里上传学习的资料,这就要求流动党员要有极强的学习自觉性。而建立了驻外党支部,党员教育就能“离线”,就能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党日活动,坚持“三会一课”、党员学习培训等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大大提高组织生活参与率。 建立驻外党组织,流动党员展现形象有平台。一个党员一面旗,无论在何岗位,党员都是先锋模范的“代名词”,有了驻外党组织,流动党员的作用更好发挥,实现自我价值有了依托。把在外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起来、作用发挥出来、形象树立起来,就能引导和带动广大在外务工经商创业人员更好地服务当地的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如临沂的驻外党组织发挥的作用:近两年来,在外流动党员组织公益捐资4000余万元,帮助对接高层次人才3700多名、各类项目300多个,促成了一大批企业家、高层次人才赴临沂洽谈考察。(何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