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4|回复: 0

弘扬社会正气 倡导文明新风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64

主题

1

回帖

630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30
发表于 2023-11-29 18: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各地区各部门把移风易俗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大力革除陈规陋习,涵养树立新风正气,展现出引领乡村精神文化风貌深刻变革的巨大决心。
       在全面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基础上,2022年8月以来,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组织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攻坚。人情债减轻了,人情味回来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满足感也更强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要绵绵用力,下足功夫。”农村移风易俗重在常抓不懈。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以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定力持续巩固工作成效,不断将移风易俗推向深入,才让新时代文明的种子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尊重农民主体作用,坚持倡导性和约束性措施并举,是开展移风易俗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作为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关键在于走好群众路线,以群众满意的方式讲清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在群众中形成观念认同,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因此,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挥好完善村规民约、制定奖惩机制、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等措施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也要重视文化育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落后观念根本转变。例如有的地方充分利用群众身边的议事厅、群众组织等宣传阵地,以常态化的宣传活动推动文明实践融入日常生活;有的为村民举办红白喜事配备便民设施,通过强化民生保障消除攀比之风的生存空间;还有的深挖传统文化富矿,创新形式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滋养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值得借鉴推广。
       物质富裕,精神富足,是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扎实开展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必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更为持久的精神文化力量。





上一篇:聚焦为民服务 绘就凝聚人心好
下一篇:“三个抓好”推动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跃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6 01:56 , Processed in 0.22772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