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百”走进百姓心坎里 “四下基层”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其核心要求与主题教育重点措施高度吻合,对于社区密切联系群众、推动社区发展、转变工作作风、加强党的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社区基层党组织我们要坚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以切实为民解决实事为根本的任务要求。社区工作就是做群众工作没有捷径,只有沉下心走到群众中听想法、摸家底、知实情,更重要的是要“勤思考”,“走百家门、知百家事”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和“急难愁盼”。 一、以“小事精神”勤练脚力、增强魄力,全面提升社区安全感 社区工作最要紧的就是小事小节,你不了解居民,群众工作就做不到点子上。社区工作要一边熟悉社区情况、一边开展走访,在走访对象上,明确精细化走访,对独居老人、困难居民、12345工单诉求人、社区骨干志愿者、新入住居民等社区居民开展精细化、必须性走访;在走访方式上,以小区微网格为单位整合力量开展走访行动,全面提升社区安全感。 二、以“积力之举”深挖潜力、凝聚合力,切实增强社区归属感 通过“走百家门、知百家事”的积累,在调处邻里矛盾和琐事纠纷时,要抓准问题症结,亦能准确预判矛盾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劝解疏导、问题分析、协商调解等工作,同时在“微调研、微治理、微改造、微服务”上下功夫,“对内挖潜力”“对外聚合力”,成为凝心聚力的“多面手”,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三、以“众智之为”强化眼力、提升脑力,稳稳托起社区幸福感 在“解百家忧”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善观强眼力、集智提脑力,带着真情实感,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连心接触,真正吃透老百姓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常走动、唠家常的点滴小事中为社区居民解决实实在在的急难愁问题,通过“零距离”服务将群众工作做到居民的“心坎里”,获得居民的认可,稳稳托起社区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