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枫桥经验” 奏响“善治和声” 经过60年的风雨洗礼,“枫桥经验”依然熠熠生辉,彰显着真理的光芒。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当深学细悟,在新时代新征程笃行不怠,奋力奏响基层善治的“最美和声”。 挥好党建引领指挥棒,在“万山磅礴看主峰”的领航伟力中唱响“团结之歌”。大音自成曲,但看指挥棒。指挥棒就是导向,导向正,则万川归一。回顾过往,“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就在于始终把党的领导作为不变的灵魂和根本的保证。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践行“枫桥经验”,我们要以党建引领为主心骨,组织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将队伍沉到一线,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打通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要严密组织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确保上下贯通、执行有力,让党的领导落实落地,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围绕“三治融合”主旋律,在“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服务中弹好“强基之调”。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路径。基层矛盾琐碎繁杂,纠纷主体多元复合,在畅通和规范各类群众的利益诉求时,必须秉持法律这一根本准绳,引导民众形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氛围,最大程度凝集社会群体的共识。也要坚持把德治作为重要抓手,于“春风化雨”中传播正能量,规范和教化社会行为,促进矛盾纠纷在思想根源处化解。同时要发挥好自治的基础性作用,带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进行自我治理,推动基层矛盾在内部直接有效地化解。基层党员干部要有序推进法治、德治和自治的“有机融合”,从而发挥出“1+1+1>3”的治理效能。 组成共建共治共享多声部,在“涓涓细流成江海”的携手奋进中鸣奏“协作之音”。鼓擂弦舞曲悠扬,合璧连珠奏铿锵。进入新时代,“红枫义警”、“九斤姑娘调解室”、“义乌小巷管家”等平安类、矛调类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网上枫桥”等有影响力的社会治理“新名片”不断涌现,这些社会力量成为了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了“枫桥经验”的实践领域。基层党员干部当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集众智、汇众力,协手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进一步形成服务共做、难题共解、资源共享的氛围,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基层画出最大“同心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