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枫桥经验” 做好“基层考卷”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亲切会见了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入选单位代表,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基层社会善治的一面旗帜,“枫桥经验”随着时代变迁,仍然保持蓬勃的生命力,持续绽放着耀眼的基层治理智慧之光。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在基层践行“枫桥经验”的治理智慧,丰富“枫桥经验”内涵,拓展“枫桥经验”外延。 要坚持党建领航,增强基层凝聚力。坚持和发展好党建统领这个核心是“枫桥经验”长兴的基因密码,可以说其成功的背后正是因为当地持续坚定地强化党的领导地位,保证了长期的制度优势。各级党委要深刻认识班子作为领头羊的旗帜作用,班子选配要看重基层所急需的矛盾调解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示范带头能力,让干部能力转变为治理效力。同时,党建支部到前线,就是要将党建工作延伸到各行业、各领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旗帜作用,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投身基层一线实践,彰显党员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要建实党建品牌,将“党建+”的形式、内涵不断拓展,让“党建统领、多元共治”贯彻到各个领域,并持续迭代升级,保证以“党建新”引领“治理兴”,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持续转变成为治理优势。 要坚持活学活用,激活基层亲和力。把“枫桥式工作法”用活用好就是要用心用情拉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基层治理连着“千家万户”,大到事关民生的“衣食住行”小到一颗钉子的“鸡毛蒜皮”,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要解决这些“急难愁盼”事达到“善治”的目的,必须要在找准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上下功夫,始终把尊重群众作为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原则,在日常加强沟通交流中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正视群众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痛点,敢于直面群众诉求、疑难杂症,以“解疙瘩”的行动打动人,以“疏堵点”的奔波感染人,始终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干实事,把群众的难事办成,把群众的好事办好,实字为要、干字当头,在真抓实干中担当基层“善治”的“排头兵”。 要坚持依靠群众,提升基层战斗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走好党的群众路线,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才能在践行“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办好群众的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始终把为民服务、以民为本摆在首位,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既主动“面对面”,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身边,用脚板丈量民意、用真心赢得民心,又注重“键对键”,多在线上关怀、提高服务质效,用键盘了解民意、用真情收获点赞。既倾力办好群众关心的“小事”,不因事小而不为、事小而不问,真正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又全力办好群众关注的“大事”,抓好源头防治、做好过程管理、注重结果反馈,用心用情用力维护和谐稳定,守护幸福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