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古树,历尽沧桑、老而不衰,生生不息,泽润万物。它们不仅是优美的风景,还是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延续,更是家乡游子寄托乡愁的载体。古树名木作为重要的国家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遗产,坚持全面保护、坚持依法保护是国家古树名木保护的基本原则。各地各部门要大力科普宣传保护知识和政策法规,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讲好古树名木故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古树之美,让保护古树名木成为全社会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保护古树名木,守护自然瑰宝。加强古树名木保护,要从古树资源调查做起,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所有古树进行摸排、挂牌、建档,建立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推动数字溯源,设立标识标牌,加强管护责任落实;按照“一树一策”,及时科学地进行全面“体检”,开展抢救复壮,落实日常巡查养护,提高古树名木保护能力和效率,保障古树保持健康生长;推行“树长制”,落实“修养”责任单位和具体管护责任人,确保不漏一树,不走过场,提高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为古树名木长撑“保护伞”。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长效机制,依法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切实维护古树名木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 守护好参天古树,留住绿色“乡愁”。保护好古树这一“绿色活文物”,就是保护好中华文化,为城市和乡村留下绿色历史文化底蕴。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引导全社会形成保护古树名木的合力,提升广大群众保护古树名木的法律意识,让绿色乡愁“有枝可依”,为建设美丽中国增添盎然绿荫,让绿色文脉更加恒久绵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