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的历久弥新,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枫桥经验”之所以有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促进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主心骨”,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群众依法治理社会。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把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特别是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强基层党组织,打造素质过硬、本领高强的“两委”干部队伍。 “枫桥经验”的历久弥新,重点在于始终坚持德法相融。坚持德法相融。“枫桥经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使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枫桥经验”充分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与问题,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法、执法、司法环节,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德治在“润物细无声”中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以其特有的软性教化方式滋养基层治理体系。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引领”工程,着力构建党统一领导下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各类组织积极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更多的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强化矛盾纠纷的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形成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经验,推动健全覆盖城乡街镇村社的纠纷预防化解链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努力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街头巷尾,绘制出环境美、风气正、人心齐的和美基层新画卷。 “枫桥经验”的历久弥新,根本在于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回顾历史,枫桥经验从“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再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就是始终坚持“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实践原则。新时代“枫桥经验”,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提升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增加群众满意度、幸福感。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深入群众、多到群众中去听听群众的“心里话”,真正做到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时刻关注群众的“柴米油盐”,当好带领群众奔向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领路人”,真抓实干、笃行不怠,面对群众诉求,深入结合群众情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要做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只有行动上的实打实才能真正托举起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