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 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任务,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领域,发展数字文化越来越成为数字时代坚定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科学认识和把握数字文化的发展规律,将数字化变革的重大机遇与文化自信的要求紧密结合,推进文化服务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助力文化基因代代传承。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传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遇见”新生成的数字文化,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在数字空间发生着交汇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以数字技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不仅体现在对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的技术赋能,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实现不同历史时空中的文化对话。我们要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精神特质、发展形态与新时代的数字文化融通起来,把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嵌入数字空间中,从而利用数字技术把中华文化基因注入数字生活,更好挖掘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多重价值,推出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文化产品。 在发展数字文化的同时,还应注重与消费市场规律相结合。在制造产能过剩的今天,需要注入文化内涵为产品提供差异化内容,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企业应不断拓宽AI、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上的应用面,着力开发内容优质、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及服务。各地要深化文物部门与数字文化企业、融媒体平台等合作,用好用活微信、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推动文化精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制作和传播,助力新时代文化的弘扬与继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