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央党校校长陈希在进修班开学典礼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锐意拼搏进取,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步入新时代,我们仍要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彰显新气象新风采。 强化思想引领树立文化自信。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互动中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文化的风采,感受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另一方面,随着西方文明大量入侵,一些国家所推崇的单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对我国青年的意识形态产生巨大冲击,在青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型之时,就导致其意识形态动摇、政治认同模糊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强化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教育工作,深入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 主动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等领域的工作,关系着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需要一根坚强有力的主心骨,需要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正是党心所向、时代所趋、事业所需和民心所盼。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强大伟力,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不竭动力。 激发创造活力赓续中华文脉。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全球文明交流更加密切,中华文明要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成为世界文明中常青树,就必须要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另一方面,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不断走向纵深,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更鲜明特色、提供更强大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