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国家安全 护航中国梦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国家安全作为专章论述,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形成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新时代中国梦保驾护航。 护航中国梦,要维护网络安全。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广大党员干部应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不断增强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综合治理能力,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护航中国梦,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人民安全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根本和精髓,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价值。2016年4月15日,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2017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家安全工作归根结底是保障人民利益,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2018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2020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国家安全领域的体现,推动实现了人民安全宗旨的重大确立和国家安全的宗旨转换,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 护航中国梦,要坚持把法治贯穿维护国家安全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法治在国家安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5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全过程。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1月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法治思维,积极推进国家安全等重要领域立法。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法治论”,实现了从政策型治理向法治型治理的理念转变。 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放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定不移、坚决有力维护国家安全。要树牢“大安全”理念,紧紧抓住“总体”这个关键,在“统筹”上下功夫。加自觉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