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经济领域发展快但文化、政治领域发展滞后。当前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同化、资本文化物化、主流文化虚化、宗教矛盾泛化等诸多挑战,一些领域文化自信不强。如在经济学研究上,中国做了西方多年的学生,学者习惯于用西方经济学理论来套用中国发展实际,表现出文化上的集体无意识。文化不自信还表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遇冷,教材西化建筑洋化,以及科研工作者发论文膜拜国外期刊,组织会议“迷信”外国专家等等。在政治领域,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颠覆我国政权的目的,社会主义制度被西方诟病,中国也一直被自由主义“骚扰”。西方企图通过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造成人民对党的领导的“反抗”。尽管中国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有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传统文化,还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不自信使得敌对势力有机可乘。 二是物质文明领域发展相对快,但精神文明领域发展相对滞后。中国富起来以后,精神领域的问题开始凸显。劣货假货、电信诈骗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的问题较为常见,攀比、摆阔、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例如,精致的利己主义成为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奉献精神家国情怀主流意识受到冲击,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事件时有发生。精神的匮乏与物质的丰裕形成极大的反差。对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认识,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有如下阐述:“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会成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物质文明丰盛的当下,如何又好又快地建设精神文明,满足人民精神领域的追求,成为我国当下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民生领域还存在着不少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由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建形成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既不完善又不发达,看病难、读书难、住房难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2016年我国卫生总费用25170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6.2%,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23%。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医疗器械不能和城市相比,农村居民到城市看病的现象十分普遍。“养老保险虽已全面覆盖,但保障水平起点低,可领取金额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