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等被写进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今年工作重点。面向新时代,面对新征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加强宣传教育,厚植群众意识底色。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我们必须做好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转变思想,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优于经济发展的意识。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道路,大力宣传举措成效,让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和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中,使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更深刻地认识,在动员群众参与上取得新进展。 加强制度建设,厚植社会治理底色。制度建设是做好生态环境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及时总结提炼实践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建立一套标准化、操作性强的治理体系,让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用的好。一方面,以标准化制度供给破解生态环境治理难题,出台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生态环境修复、群众环保意识提升的鼓励性政策,编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规范。另一方面,以标准化的执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党员干部要增强制度执行意识,理清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关系,加强环保督查和问责力度,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产业创新,厚植绿色发展底色。要牵得住绿色产业“牛鼻子”,以产业创新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协调,把立足点转移到自主创新上。围绕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集中资源,着力突破一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产品创新、产业升级为基础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绿色康养、生态农业、科技产品等成果转换,发挥创新驱动优势,提升产品质量,激活社会消费需求,释放生态消费潜力。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家园、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建设家园、发展生产力。不管是法治约束,还是大力宣传,或是创新发展,我们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要从根本上认识环境的重要性,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守好“金山银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