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蔓发,春山可望。2023年3月13日上午,会期8天半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北京胜利闭幕。各界人大代表同赴这场春日盛会,共商国是、共谋发展、共谱新篇。千丝万缕的社情民意终将跨越万水千山,汇成服务科学决策的真知灼见,凝聚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代表们虽来自各行各业,但此刻的他们,相同的使命与责任在肩,要扎实做好“听民心、达民意、解民忧”,用行动诠释“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与信念。 人大代表要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有利于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人大代表要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人大工作要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于党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人大各方面工作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同频共振,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愿景画出最大同心圆。 人大代表要有“为民请命”的胸怀与担当。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联系人民、服务人民,不仅仅是职务,更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要行使好人民群众赋予的光荣权力。要站稳“人民至上”政治立场,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挥好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信仰为百姓发声,以“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信念为群众代言,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为国家治理提质增效。 人大代表要以“实干笃行”书写时代答卷。习总书记指出,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代表提案不是想出来、写出来的,而应该是走出来、问出来的。念兹在兹,人大代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积跬步以至千里”的劲头,了解“到”真实情况、倾听“细”群众声音、总结“出”经验做法,转化为治国理政的方略、政策,进而为千家万户解决真问题、为事业发展赋予新动能、为国计民生绘好工笔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