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前行,要有旗帜引领;改革创新,先有牢固根基。这面旗帜,就是鲜红的党旗;这个根基,就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好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深刻阐述了基层治理“为了谁、依靠谁、怎么办”的问题。上海推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若干措施》,明确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创造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经验”为主攻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大工程’”为重要牵引,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统筹各方力量、大力推进智慧社区的建设,决定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的深度与广度。 激发居民自治活力。要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加强社会动员体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离不开居民自治的自觉。因此推动基层建立健全的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监督制度,完善居民自治机制至关重要,同时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自治组织、物业的议事协调机制,共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作为拉动社区治理的“三驾马车”,应当在党建引领下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同轴运转,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崭新格局。三方做到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治理共同体”,让物业“飘红”、为民生“疏堵”、促治理增效,让党的基层组织覆盖住宅小区,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小区各个“神经末梢”,提升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 智慧社区要建设。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在全国首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两张网”也被称为城市治理的“牛鼻子”。智能门禁、一键报警、高空抛物监管,智能水电表、智能垃圾桶自动检测桶内垃圾。。。。。。这些服务都是数字信息化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应用。坚持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