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表现为连续不断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基础。要真正实现科技推动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的科技含量,科技体制改革是前提。 一、科技创新的整体战略。 这包括科技创新的方向、重点、主体及相关的科技产业政策。要保证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的科学性和避免政府部门之间的掣肘,提供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方面的决策咨询,在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发展方向的选择、布局等方面发挥实质作用,形成科技咨询系统、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相互协调支持、相互制约的国家重大科技决策体系。设立动态专家库,尽量囊括各个学科领域的优秀专家,就相关科学与技术问题为政府提供多层次的咨询服务,并参与科技计划与项目执行过程的技术监督。 二、建立有效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创新。 知识产权制度是一个国家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保护制度。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创新主体在对创新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时,很轻易就会终止创新行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应该包括对知识产权的所有权、收益权的保护和对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和交易权的保护。要让法律覆盖研发活动从起始到中间产学研合作,再到研发成果转移和新兴企业产生的整个过程。只有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保护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打破垄断,建立创新、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科技创新中,政府应是科技创新的保护者、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者、创新文化的倡导者、重要基础设施的投资者以及具体科技创新与产业政策的制定者,而不应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从事者。政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应是巩固和加强基础研究和重点共性技术研究工作,为技术突破提供支撑;加强互联网、通信、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条件;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消除历史形成的行业性垄断和部门分割对科技创新带来的约束和限制,在全社会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让所有创新者都有动力和条件从事各种创新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