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意识形态即是对事物的认知,是我们每个人对我们所处的世界、周围的环境事物、发生的事件等一切与我们有关的人或事所作出的认知、判断反应,从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模式与目的。我们对某件事物掌握的全部信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如何对待这件事物的主观认知与行为,因此,意识形态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群众合理、正确、积极的意识思想可以引导自身往好的方向发展,反之,歪斜、错误、消极的意识思想会导致严重的后退与混乱。 如今的中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理念、思想文化等思想意识也产生了剧烈变化,出现了各类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理念,追求的目标也不同,有些人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而有些人则是逐渐成资本市场价值观的一份子甚至开始反对起自己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不同的意识形态理念与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碰撞,不少群众在这之中迷失方向,加剧了意识形态的潜在风险。因此我们必须利用新的形式、方法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宣传,增强传播与引导,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更多人心中落地生根。我们必须既要物质文明建设又要精神文明建设,兼顾生产力发展与意识形态发展,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意识形态的发展不能放松,从而保持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意识形态的正确发展不仅需要我们打铁自身硬,还需要防范外来风险与影响。随着改革越来越开放,西方文明和文化逐渐影响着我们,意识形态斗争时时刻刻在各领域上演着,例如人教版教材插图事件,插画中的中国儿童嘴歪眼斜、眼神涣散、没有朝气,再有一次次的眯眯眼事件,都企图将中国人的形象丑化,抹黑中华文化,并将丑化后的刻板形象植入世界人民的脑海中。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角度、从全局上开展意识形态斗争,坦然面对当今社会思想观点活跃、价值取向多元的现状,提防外部势力意识形态渗透,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