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已初步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进一步科学系统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为人类求解放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坚持人民至上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100多年来,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提出路线方针政策,忠实地践行人民至上的理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赶走日本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制度和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根本在于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