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和初心使命引领青年人,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奋斗青年,我备受鼓舞和振奋。作为国家在新的百年奋进征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一员,除了党的“施肥”、“灌溉”“搭架”之外,我们本身也要具备“千难万险还艰劲,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劲头,用力向上生长,向下扎根,方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让时代“感”召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的“动力”。这是一个全新且伟大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奋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实行跃升,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一代一代的青年人克服了国外关键核心技术封锁困境,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一步一步的实现的。围绕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当代青年人更要发奋图强,切实增强志气、骨气、底气,知难而上,迎难而上,积极地顺应这个时代,聆听青春的旋律,感受时代的感召,激发奋斗的热情,掀起磅礴的“青春风暴”,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让党史“红”赋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奋力”。党的百年奋斗史从不缺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革命先辈。从杨靖宇、赵一曼、刘湘等抗战英雄,到焦裕禄、孔繁森等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干部,再到武大靖、全红婵等为国争光,为民族建立自信的榜样。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这样的事迹、人物多如繁星,但是他们都秉承着同样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是当代青年人所需要铭记的。作为当代青年人,充分了解党史,汲取历史中的智慧,学习先辈的精神,坚定的自己的信念是非常关键的,要明白铭记历史,居安思危,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重任奋勇前进。让从建党之初就高高飘扬的那一抹红永远的传承下去! 让实践“锤”锻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实力”。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这个过程中或许会遇到诸多困难,但是依然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纸上谈兵”“何不食肉糜”等典故依旧在警醒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人,要学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强大自己,不断在实践中打磨、提升自己。正所谓“实践才能出真知”,青年人要以实践为抓手,推动各项本领的锻炼提升,切实把理论实践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当拥有一批批具有动力、奋力、实力的现代化青年战士,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业中有着独属于青春的花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