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吸收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鲜经验,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对于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 《规定》亮出选用标尺,量出干部优劣,让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匡正者补位,从而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员干部应树牢责任、危机,要有“上”的担当作为,“下”的危机意识,“干”的优良作风,把《规定》作为治理庸政、懒政的一把“利剑”,不断鞭策自己,真正把心思放在谋事、干事、成事上,要善于从大局出发,自觉遵循《规定》的各项要求,保持“进不喜、退不忧”的精神状态,坚定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扛起应尽之责,尽显“上”的担当作为。《规定》指出,“为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实事求是、公道正派,坚持事业为上、人事相宜”。“欲当大任,须是笃实”,党员干部作为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既要勇挑重担、勇担重责,又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在工作岗位上磨炼出堪当重任的能力和本领,尽显干部风范;每个干部都应有“上”的冲劲,不断注入“想干事”的学习之力,砥砺“能干事”的顽强意志,练就“干成事”的强硬本领,摒弃“咸鱼式、摆烂式”的干事姿态,始终保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新时代干部面貌。 时刻敲响警钟,树牢“下”的危机意识。《规定》对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15种情形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是指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与所任职务要求不符,不宜在现岗位继续任职,应当及时予以调整。《规定》中的15种情形是对干部的警醒,是激发干部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党员要敲响警钟,清醒辨别行为是非,有效抵御风险挑战,不断提高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工作上不搞特权,不谋私权,增强政治“三力”的淬炼,永葆头脑清醒,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做到廉洁奉公不当贪官,秉公办事不当昏官,勤政务实不当懒官,团结奋斗不当佞官,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在自律自省中把准方向,在干事创业上勇往直前。 真抓实干为民,永葆“干”的优良作风。优良作风是责任强的具体表现,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揣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为。党员干部无论在“上”,还是在“下”,都要敢“打头阵”、“闯难关”,关键时刻冲的出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干事干到点子上,干到关键处;当以“干”字为先,有所担当、有所作为,摒弃“大事大干、特干,小事小干、不干”错误观点,铭记“群众利益无小事”,以真心实意践行宗旨,以真抓实干谋事创业,以真绩实效赢的认可,做好基层一线的实干家、探路人、开拓者,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洛香政府 吴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