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回复: 0

以考核为准,让基层肩负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928

主题

27

回帖

3175

积分

记者

积分
3175
发表于 2022-11-24 10: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好的考核评价体系,一定是精准、分类施策。然而,一些地方的考核指标繁多,涵盖的范围涉及社会综合治理、信访工作、行政审批、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等,不仅如此,更要求事事讲究百分百,把“满意率百分百”“不满意率为零”等提升为日常要求,基层干部不得不大搞“突击行动”。但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制定符合基层实际的考评体系,合理统筹指标设置,既考虑共性和差异性,又要抓住牵住关键指标的“牛鼻子”,明确“有为”与“无为”的边界。力戒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留痕主义”,不搞“一种程序、一套指标、一个模板”的“一刀切”,考核人员要以“认真、顶真、较真”的态度,真督查、严考核,坚决不和稀泥、不搞变通。

督查检查是年终考核抓落实的重要手段,适当的督查检查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缺乏统筹,考核方式也存在简单化、机械化等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听汇报、看资料等方式进行督查检查,导致有些基层干部全年“躺平”、年终“实干”,费尽心思迎合考核方式,填补考核内容,从而“钻”了年终考核的空子,而有些基层干部“干得很卖力,但还是被问责”的消息也不乏其例,助长了形式主义和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考核的目的就是要让干和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因此,年终考核要根据不同地域、不同部门设置不同权重、不同标准的考核方式,在考核时要遵从“简便易行管用”的原则,让考核人员多下功夫而不是让基层干部多费事。要听民意、察实情、看实效,多听听基层群众的声音,变“一人说”为“众人评”,让案例说话、数据支撑,真正让考核结果使群众心服更信服。

年终考核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是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的“先手棋”,关键要考实、考准、考出干劲。一些地区和部门存在“责任只往下推、板子只往下打”和上级一通报就问责、一出事就问责、工作推进不力就简单问责等问题,有时因为“痕迹资料”不够就否定基层干部的工作实绩,让不少想真正干事的人束手束脚。这就要求用好考核结果,做到正反区分、奖惩分明。考核评价时要给基层干部“压担子”,又要“递梯子”,应该多一些温度,既要看到客观结果,也要看到主观努力,将其纳入考评参考中。让基层干部卸下无谓的担子,才能让他们挤出时间、腾出双手干实事。要落实好容错纠错机制,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给敢探索、勇创新的干部减压力、兜底子,激发基层干部真干事干实事的热情。要坚持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的导向,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上一篇:多出并举助力新公务员在基层成长
下一篇:多管齐下提升乡村治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6 09:06 , Processed in 0.187814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