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97|回复: 0

乡村建设不光美丽宜居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928

主题

27

回帖

3175

积分

记者

积分
3175
发表于 2022-11-23 18: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要抓好抓实乡村建设工作,必须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取得“真经”。一是调研前做好充分准备,结合乡村建设具体任务,立足薄弱点、疑难症,有针对性地提前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二是调研时身入心更入,放下架子,接通地气,坚决不能搞任何花架子,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倾听农民“话匣”,在朴素的语言中理清乡村建设的“难点、堵点、痛点”,摸透乡村建设如何“诊断把脉”“开方抓药”;三是调研后抓住“症结”开“良方”,抓住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关键重点,找准调研成果转化“关键拼图”,着重深挖有“含金量”的点子。坚持政府引导、农民参与有机结合,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因地制宜、有力有序推进;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始终将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的重点贯穿解决问题全过程,为乡村建设只看“颜值”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近些年的基层实践中,不少地方村庄整治成为“拍脑袋”决定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大力建设现代化广场、公园、大理石亭子等设施。但乡村建设若只顾“好看”,也可能烦恼不断。当前,不少新兴起的农村小区表面看起来整齐划一,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小区的物业服务水平大多达不到标准,配套设施与市里相比也差距较大,用电、供水、取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甚至在部分地区更是出现了与城市高房价遥相呼应的农村“高房价”,让农民不仅住得不舒服,还肩负房贷的无可奈何。乡村建设是为解决需求而建,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评估利弊。要始终坚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民情民意制定建设目标和行动方案,有序、稳步推进执行,不刮风搞运动,减少不必要的大拆大建,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必须谨记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农民可承受的基础上,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防范村级债务风险,稳定、持续地推动乡村建设现代化。

长期以来,工业化、城镇化迅猛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了把眼睛盯在工业上、城镇上,受限于农村基础建设差,村民往往会对城市便利的生活条件充满向往,乡村逐渐成为落后的代名词。事实上,过去就发生过诸如一些地方强制农民“上楼”,从错落有致、别具一番风情的村庄,变成随处可见的“现代化高楼”,沿街的景观也是处处学市里,却又“四不像”,各种“不土不洋”的建筑风格是让人哭笑不得。城市现代化“颜值”虽高,但不适合乡村全部照搬。如果不能留住平房小院儿所特有的乡土人情,乡村建设就很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乡村建设现代化一方面既要满足村民改善住房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又要保留地域特点,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地域风貌。最大程度保留村庄原貌,守护乡土本色,留住乡土味道,才能既让村里的人愿意留下来,成为村民的安身立命之所,又让村里走出去的人感到思念,成为村民记得住的“乡愁”。




上一篇:让技能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奋起发力
下一篇:治理假调研,畅通最后一公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6 11:20 , Processed in 0.19323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