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社部印发通知,于7月至12月启动实施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通过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台账,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发布岗位信息;推动政策性岗位和公共部门岗位加快落地,扩展基层就业空间等一系列举措,精心保障毕业生的求职之路。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毕业季,大量新生力量涌入争夺竞争岗位,作为刚毕业离校的毕业生们,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在面临就业时势必会有所盲目,全社会应出力献策帮助他们顺利的就业。 面向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综合人才。“学以致用”重在用,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全面对接社会需求,当下社会需求更多的具有高级专业操作技能的科技型人才,迫切需要设立更多的高新科技专业,加快师资力量壮大,制定包含更多实践实训课程的学习计划,使毕业生毕业前具备社会工作的能力素质,引导青年学生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为我国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无人机、新型材料等领域培养更多专业技能人才。 制定专门政策措施,保障毕业生就业求职。面对当前的严峻的就业形势,针对性的为高校毕业生制定帮扶政策,全力护航他们顺利就业。一是通过智能APP做好高校毕业生的信息统计,各地针对性的掌握实际情况开展工作,根据各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专业、个人特长等开展职业指导、职业规划、技能培训、见习实习等,让毕业生快速的适应社会工作岗位,掌握专业技能本领。二是联合社会企业高频次发布优质招牌信息。各地就业管理部门加强联动,高频次举办线长线下专业性招聘活动,为优质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好联系平台。三是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公共部门岗位,给予应届毕业生参与公共基础岗位关注,引导高校毕业生参加支农、支教、支医、乡村振兴等基层工作,保障三农人才力量。 加强个人学习实践,掌握社会性工作技能。对于我们高校毕业生个人,提升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掌握社会工作基本技能,提升自己专业领域水平才是根本所在。在学校生活学习,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需掌握办公软件使用等基本技能,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大型活动,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参加兼职,充分接触社会工作的特点,深入实践锻炼。针对一些专业性的提升,可以通过学校专家老师、公共网络、图书馆等种途径加强学习深入,掌握专业领域最新动态,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保持时刻学习的态度,深入与身边的同学、朋友交流,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做一名有思想、有素质、实践能力强、社会经验丰富、积极向上的青年学生。经过多年的高等教育和自身学习提高,毕业真正成长为具备各项基本技能、专业知识丰富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顺利就业,在社会的岗位上默默努力奋斗,挥洒青春,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
岳池县现代农业园区服务中心 黄绍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