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乡村 十年前,贫困曾是多数乡村摘不掉的标签;十年后,振兴成为当今乡村发展的“主旋律”。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在不断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乡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乡村风貌也得到了改善。新时代,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乡村向好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乡村的向往。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于产业振兴,实现生活富裕。只有产业兴旺了,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当前部分农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定位不清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较低。因此,想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关键要因地制宜,挖掘乡村产业特色,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发展“互联网+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让农业成为有奔头、有前途的产业。做大做强髙效绿色种养业、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同时,要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实现生活富裕。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于文化振兴,提升精气神。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容忽视,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要推动农家书屋、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农村的文化基因逐渐活跃;促进对舞龙舞狮、窗花剪纸、戏曲等传统技艺的传承,让农民的业余生活逐渐丰富;加大人才引进与培养,“输血”与“造血”并行,让农村的文化发展逐渐有力。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中,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也得到充分涵养和发扬。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人才振兴,输入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寄语广大青年:“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人民,奉献国家。”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乡改善村民生活;“骑手”女司机严克美辞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岭中骑出一番天地,为乡村振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当前部分地区乡村发展中存在乡村土地荒芜、空心化严重、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乡村发展缺少必要的人才。因此,想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还要注重乡村人才培养,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引导起参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实现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