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纪晨 于 2022-10-30 12:55 编辑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速,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养老资源的匮乏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大家对于健康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人民网)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大会报告从“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角度阐述了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即“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全力守护最美“夕阳红”。 把准理念的脉,开准养老的方。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所在。实际上,“想健康却不知如何健康”是现在大多数老年人的真实写照,这就需要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中,从幼年时开始贯彻健康老龄化策略,同时老年人应主动积极地过好健康生活并维护自身的健康。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协同发力,把健康关口从关注高龄老年人、失能失智老年人前移到低龄老年人,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友好、敬老爱老,同时能够让老年人发光发热、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 把准模式的脉,开准养老的方。老龄化社会是一个多重复合型问题,不能仅靠单一政策或举措,需要多措施、多手段、多视角、多维度结合的办法逐步渗透。用基层的力量,创新服务模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健康驿站、医工作室等,围绕“健康”开展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养老服务,缩短老年人就医距离,解决老年人看病难问题。让智能化技术发挥积极作用。引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产品,多种应用场景为老人们提供健康养老服务,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养老服务资源的精准匹配,将个人信息作为分类依据,对老人进行状况评估,从而展开养老扶助、紧急呼叫服务、住宅适老化改造、新建家庭养老床位等不同类别的养老服务。逐步形成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精准‘扶老’。 众人拾柴火焰高,发展养老事业,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满足了老人群体的切实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后顾之忧,安享幸福晚年。 作者:纪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