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9|回复: 0

让心理学成为基层干部的必修课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12

主题

0

回帖

623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23
发表于 2022-9-19 01: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有人在你特别需要钱的时候给你一百块钱你肯定心存感激,想着日后定涌泉相报,但是如果有人隔三差五给你一百,你会是怎样的心理呢?慢慢的习以为常,甚至会想要是能给二百就好,但凡有一天改成给五十,你会心生抱怨,若是不给了你更会怨气冲天,觉得委屈、气愤。我们这个社会当然不乏理智清醒懂得感恩的人,但是在持续的无偿的帮助后心态发生改变,把一切看作理所应当,受之无愧的也同样大有人在。人性本善,人心向善,但同样人也是复杂的,在群体中人的社会属性会一定程度遮盖自然属性,会由于各种因素发生多种变化。所以在考虑一个政策是否可行,一个措施是否有效,是否能起到预期效果的时候不能忽略人性,更不能忽略人的社会属性。当一个政策是“给予”的时候,评判标准是“是否需要”的时候,在实施时除了要把握“给多少”,“都给谁”,“多久给”,更要考虑给了之后“被给予者”和“被排除者”心态的变化,很多时候“普惠”政策是完全无偿还是部分无偿,是完全无要求还是有准入门槛,准入门槛定多高能屏退没有实际需要却不愿意放弃“白捡便宜”的人,同时什么样的门槛能够化为驱动力,将物质“普惠”变成精神驱动,这些同样应该成为我们在实施或者制定政策时应该考虑的内容,更好的服务大众,让群众“受惠”的同时更能激发其上进的动力。





上一篇:铭记初心,不忘使命
下一篇:持续正风肃纪反腐,迎接党的二十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代新声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5-10 00:24 , Processed in 0.242822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