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85|回复: 0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0

主题

0

回帖

4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45
发表于 2022-6-28 14: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眉山三苏祠调研时强调:“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主阵地”,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生机,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精神,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凝聚新时代我国社会各领域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主阵地”。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丢掉我们的“老祖宗”,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指明了文化发展的方向,使我们能够始终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不变质、不走样。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践结合起来,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优势,多角度、立体化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强音,增强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影响力,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生机。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蕴深远、博大厚重,赋予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走向今日之辉煌。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努力夯实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群众基础,将文化发展植根于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中,展现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激发人民群众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唤醒人民群众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课堂、进教材,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学经典、用经典、悟经典的良好氛围,借力新媒体、互联网、大数据等载体平台传播阐发那些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的传统文化,将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激活那些长期处于“沉睡”和“淡忘”状态的文化资源打通传统文化弘扬传播的“最后一公里”,“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同时坚持树立批判的眼光,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深入梳理、挖掘、挑选依然具有当代指导意义和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找好传统文化与当今时代的结合点,推动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今实践发生“化学反应”而非“物理嫁接”传播传统文化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传统文化营养滋养当代发展。
继承革命精神,推进革命文化时代创新发展。革命文化,是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革命特色,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国人民伟大的抗争精神。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饱经创伤,在革命精神的激励下,党和人民不怕牺牲、接续奋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艰辛探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形成了感天动地、深沉厚重的革命文化。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要传承和弘扬百年革命文化,以创新的语言风格与传播方式展现革命文化所包含的革命精神与优秀品质,推进革命文化实现创新发展,使革命文化涵养人们的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事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引领,增强文化自信,应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我国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领域发展的引领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在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文化自信既体现了中国在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长河中的规律性认识,又反映出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历史的深厚与渊远,能够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人民心,并且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绽放出时代的光华。使中国的文化事业紧扣新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提升的高品质文化需求,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应以推进构建文化强国为日标,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先进文化,既要提升文化的科学性,又要凸显时代性,还要彰显人民性,为有效满足大众精神需求而提供富有先导性的哲学理念和时代精神。(唐海)





上一篇:@年轻干部 一起享受夏日“火锅”吧!
下一篇:让奉献的心散落在基层的每个角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7-10 23:56 , Processed in 0.232653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