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兴业路76号——一幢外墙青红砖交替的旧式石库门房子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参加了会议,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由此孕育而生,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新纪元。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制定了我党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一次公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宣言》,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 淮海中路567弄6号,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是为中国共产党最早培养后备力量的所在地之一,哺育了一批批有志青年…… 上海——这座红色之城,600余处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的诞生、发展和兴盛,每一处都饱含着党的成败与得失,充满着仁人志士的信仰与勇毅,凝结了先辈们抛洒的热血与汗水,深深烙下了这红色的印记。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些红色旧址便是中国共产党人扬帆起航的地方,是我们踏着先辈的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的指引。这些石库门老弄堂里,中国革命的火种的燃起,是因为革命先辈们理想一致、信念一致,为了心中的信仰与目标,他们愿意终生为之奋斗甚至笑着英勇就义!一处红色旧址就是一份理想坚持,一个红色故事便是一份信仰守护!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斗争精神、推动伟大实践,始终牢记革命理想高于天、崇高精神永不过时,红色旧址是历史长河中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它们象征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每一位共产党人精神信仰的补给,是第二个百年目标征途中不灭的照明灯。 红色旧址经历了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走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来到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伫立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间并不能使之暗淡,相反红色文化为它们注入了灵魂,使得今天的它们更加璀璨耀眼,熠熠生辉。它们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不只是一幢幢建筑本身,而是一本可以随时踏入的史书。一砖一瓦、一支笔、一幅照片……每一件革命文物都在带领世人穿梭历史的长廊,回望于党的初心之地,时刻提醒世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红色基因不可磨灭,革命精神不能遗忘。红色旧址承载的是中国共产党不朽的精神,是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纽带,是为了接替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将“红色”基因融入自己的骨血之中,是为了红色精神的薪火相传。在红色旧址走一走看一看,“不忘历史,不忘来路”,重温峥嵘岁月。每一次对历史的回眸,就是我们精神的洗礼。让我们在红色的养分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在红色的土地上走稳新时代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