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讲真话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是唐太宗李世民《赠萧瑀》里的名句,也是对股肱之臣萧瑀的充分肯定。作为谋臣,萧瑀始终忠心耿耿,经常直言进谏,虽屡遭贬黜,仍初心不改,终以诚臣留名青史,为后世所敬仰。(11月1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萧瑀五次被罢相,又五次起复,唐太宗曾评价他:“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萧瑀生性耿直、敢于直谏,不怕得罪人、愿意说真话,在当今社会仍有借鉴意义,值得广大党员干部学习。 当前,有不少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都不说真话,不敢说真话。在面对实质问题时,不是直指要害、一语中的,而是只讲正确的废话、漂亮的空话、严谨的套话。在领导面前更是看脸色说话、看身份说话、按“要求”说话。究其原因,主要是爱惜羽毛、不敢碰硬、怕得罪人,“老好人”思想作祟。 党员干部说真话既是坚持党性原则的体现,也是优良品德人格的展现,更是发扬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的要求。如今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我们的党员干部敢讲真话、能说实话,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挽回不必要的损失,进而加快推动祖国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真话是一个领导干部真理在身、正义在手和有公心、有正气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要学会说真话, 更要勇于说真话。在日常工作,特别是大是大非、关键问题上,要坚持真理,大公无私,做到以事实说话、为公道说话、凭良心说话。同时,我们要大力倡导说真话、听真话的风气,通过健全完善督查考核、容错纠错、干部评价等机制,为广大党员干部营造一个敢说真话、愿说真话的宽松环境。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过,“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党员干部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把工作干下去。(丁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