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工作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党建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党建工作成效,还直接关乎着一个单位事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关乎发展道路方向正确与否,选人用人标准科学与否、思想意识正确与否、干部廉洁自律与否、单位氛围风清气正与否等一系列问题。党务工作干好了,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出来了,单位事业取得高质量发展,看似没有什么具体成绩,然而这不是最大的成绩么?同时,党务工作往往需要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统筹协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党务工作岗位有助于党员干部掌握全面工作,提升综合能力,干好党务工作也往往更能胜任其他岗位。所以,从事党务工作一定要有信心,放宽心,不可妄自菲薄,把组织的信任作为干好工作的动力,切实从干党务干部没有前途的误区中跳出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理论学习研讨等等,本质上都是一群党员同志在一起开展一项活动,这些无可厚非。但如果仅站在狭义角度,把机关党建简单定性为一般性质的普通群体活动显然是不合适的。一些单位看似搞得轰轰烈烈,活动丰富多彩,但丢掉了党建的内核,少了“主义”的形式,多的是重复的“形式”主义,看似活动一大堆,要么该严肃的不严肃、该动情的不动情,造成机关党建陷入“随意化”“形式化”;要么挂羊头卖狗肉、花里胡哨,使党建工作“娱乐化”“庸俗化”。党建活动一旦偏离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设队伍的主航道,活动再多只能是“虚假繁荣”,对推动事业发展来讲收效甚微。这也就要求党务工作者必须正确把握党建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始终坚持严肃认真的主基调,贵在精也不再多,通过一系列活动,切实起到增党性、强队伍的目的。 没有脱离党领导下的业务工作,所有的业务工作都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所设置的,每一项政策的落实、每一项业务的推进都体现党的意志、人民的期待。机关党建的落脚点就在业务工作上,机关党员干部既是党建工作的对象,又是业务工作的主体,通过机关党建建强队伍,继而促进业务,这是党建发挥作用的基本逻辑。机关党建搞好了,能够促使业务工作政治站位更高、方向更正、效果更好,文风更实、作风更好、劲头更足、氛围更浓,不仅党建工作有成效,业务工作也会有更多亮点。所以,党建和业务不是排斥对立,而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党建工作不是业务工作的累赘和包袱,而是业务工作的导航仪、充电桩、加油站。 创新是党建工作的灵魂。机关党建在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落实好“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的基础上,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把握规律和特点,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善于紧扣机关党建时代特点和党员思想行为特征开展工作,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难题的新途径新办法,探索分众化、差异化的招数,增强工作有效性,切实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推动机关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善做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机关党建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党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机关党员干部追求进步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来展开”,“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机关党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每一个党务工作者都应更加自信、更加坚定,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工作成绩和最根本的政治责任,扛起主责、抓好主业、当好主角,有底气、有志气、有骨气,不断增强抓好机关党建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能为、善为、敢为、勤为,守好主阵地、筑牢精气神,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