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走访面对面,才能心贴心 俗话说:“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领导干部做决策必须要有务实的调研,不能整天坐在办公室关起门来“拍脑袋”作决策,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增强公仆意识,必须要“脚下沾泥”。这样的调查研究才能全面、完整、真实的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实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开展干部调研走访活动,是践行“亲民爱民,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现实需要。干部走访才能倾听群众的呼声,才能了解群众的意愿,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找到上级决策与群众需求的“共振频段”。 当下,一些党员干部在基层走访活动中没有真正“沉下去”。他们走马观花式调研,蜻蜓点水式帮扶,避重就轻,与群众坐不到一条凳子上,摸不到实情,对于群众提出的实际问题,仅仅满足于听一听、记一记。这样的基层走访,是形式,更是淡薄了干群关系。干部下基层走访,必须要“脚下沾泥”。要沉到基层,深入农户,广泛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将党的惠民政策送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干部调研走访,不是盲目的走访,而是针对矛盾多、问题多、群众意见大的工作项目进行走访。要与与困难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要紧密联系实际,聚焦突出问题,不避重就轻,更不能嘴上说的是一套,而实际做的又是另一套,欺上瞒下、糊弄百姓。要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或整改落实,要着力补短板、谋长远,切实增强基层的发展后劲和“造血”功能,这样才能与群众心连心、面对面的交流,才能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想所急,才能把准民情脉搏,续写鱼水深情。 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只有走到底、访到位,才能听到期盼,取到“真经”。各地区要坚持把大走访大调研常态化、制度化,让党员干部沉得下去,与群众见得上面、说得上话。 (作者:腾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