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你们可真好,啥事都不用我发愁了!”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桃源街道90岁高龄的才德珍老人高兴地说。辖区网格长在了解到出门不便利的才大娘需要办理高龄补贴时,主动上门帮忙拍照、准备材料,让才大娘赞不绝口。(11月13日,人民日报)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级领导干部坚持走基层“接地气”常态化,实现干部与群众之间“零距离”接触,务必坚持深入一线“察民情、听民意”,“急群众之所急、急群众之所需”,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但是,也有少数干部下基层时“脚不踏泥、身不沾灰”,开展工作时“动动嘴皮”就匆忙“鸣金收兵”,导致干部与群众之间遥远。
群众,是我们党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更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但如何深入基层接地气,实现干群“零距离”?如总书记一样拉着群众的手,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是关键之所在。笔者认为,深入基层接地气,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需说群众话、办群众事。
说群众话,当好知心人。语言是领导干部与群众交流不可替代的媒介,领导干部若能多讲一些群众喜闻乐听的“群众话”,摈弃官话、空话、套话,用群众的语言来开展工作,才能消弭心理上的隔阂,话语通了,感情自然会亲密,立场也会随之转变,群众才能从心里接纳。比如,邓小平同志讲“我是人民的儿子”,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到的“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道”等,大量运用群众语言,阐明深刻道理,通俗易懂,群众一听就明白,深的群众拥护。党员干部只有会说“群众话”,才能把话说到点上,说到群众心坎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成为群众的“知心”朋友。
办群众事,当好“服务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认真对待群众合理诉求,把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提出的诉求、群众需要解决的困难,一件一件抓落实,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要真心化解现实矛盾,设身处地想群众之所想,真心实意急群众之所急,满怀深情办群众之所需,以实际行动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作者:李馨
新闻源:http://paper.people.com.cn/rmrb/ ... b_20181113_6-11.htm
|
上一篇:四川抓住党建“牛鼻子” 全力奋战脱贫攻坚下一篇:抓牢高端智库建设,全面提升党建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