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制思想谈仲裁办案 学习了由王晨撰写的《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及杨晓渡撰写的《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引领和政治保障作用》两篇文章。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的认识到,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法治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是治国理政、实现长治久安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实行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对决定稿作了说明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专门部署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央全会,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许多成就。一方面、完善立法体制,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中国特色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坚持依宪治国,与时俱进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另一方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政府权力清单,推动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坚持依法执政,加强党内法规建设,从严治党成效显著。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思想理论上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其主要内容和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会议上提出的“十一个坚持”,即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荐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作为一名仲裁员,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要切实从自身做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尊法守法。在工作中,要善于从法律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对每个案件的审理都必须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精神、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依法治国,从我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