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2|回复: 0

找对考察谈话“门道”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928

主题

27

回帖

3175

积分

记者

积分
3175
发表于 2022-1-26 21: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好“提前量”,拉近距离“谈”

  “将心比心,换得真金。”考察谈话是一个心理互动的过程,考察人员的情绪和方法直接影响谈话氛围和谈话质量,这就要求在考察之前,要做足“事前功课”,准备好谈话提纲,列出谈话要点,对考察对象的主要经历、成长轨迹、工作业绩、奖励惩处有一个基本了解,做到成竹在胸、心中有数。谈话的基础在“话”、关键在“谈”,要以倾听者的角度,少问“为什么”、多谈“怎么样”,决不能板着面孔,态度生硬,更不能带着情绪随意打断,避免出现答非所问、流于形式、不够具体等情况。要主动沟通,拉近距离,阐明目的,消除顾虑,使要谈的问题更加集中透彻,形成一种平等、友善、信任、积极的情感对接,才能正确引导谈话对象讲出真实想法,谈出真实情况,反映真实问题。

  善捕“画外音”,抽丝剥茧“问”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有的谈话对象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愿说、不想说、不多说,甚至有的违心唱赞歌,用“没意见”“都挺好”来敷衍了事。想在最短时间捕捉到最有价值的信息,就不能被牵着鼻子走,要把握谈话节奏,懂得察言观色,分析言外之意,根据神情态度、语气声调、肢体语言等,分析对方心理,甄别内容真伪。要善于抽丝剥茧,抓住关键信号,听出“画外音”“潜台词”,进行循序渐进式、打破砂锅式的深入了解。要边听边想边谈边问,特别是在欲言又止、闪烁其词、前后不一致时,更要抓住时机,不放过任何一个矛盾点和关键点,顺题深入,及时追问,深度挖掘,力求从每个谈话者的描述中都能得到一个更为准确、更为清晰的回答。

  调准“显微镜”,互为印证“察”

  考察谈话是一个广泛听、重点谈、综合评的一个过程。既要察其品行、看其实绩、又要看其变化,要把干部的精神状态作为首要考察指标,考察上任之初能否激情满怀、锐意进取、堪当重任;考察重大时刻能否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无私奉献;考察届满之时能否保持定力、一如既往、兑现承诺。要见人见事见思想,通过具体事例了解考察对象的真实性格、道德品质、工作能力、综合素质,确保不留死角,立体成像。坚持用具体事例“说话”,重点了解平级同事之间在团结协作、方式方法、特长特点等方面基本情况;了解上下级之间在统带能力、发扬民主、贯彻执行、突出贡献、短板不足等方面综合表现。不凭一时一事轻易下结论,要特别关注新改变、新提升、新突破、新问题,结合岗位实际,对不同谈话者反馈的内容,相互参照、相互比对、相互印证,以全局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综合考量,确保呈现一副真实的、完整的、立体的“人物画像”。




上一篇:党员教育要做到“三个提高”
下一篇:走访慰问当走心走深走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19 21:55 , Processed in 0.272631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