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组织部以健全“省级示范培训、市级重点培训、县级普遍培训、基层党委兜底培训”四级体系为抓手,着力在全覆盖、精准化、实效性上下功夫,推动形成“省市县乡齐联动、有形有效全覆盖”的党员教育培训新格局。2021年,全省党员普遍轮训率达90%。(1月13日,四川日报)
构建四级培训体系,能够有效推动党员全覆盖轮训工作。基层党委作为兜底培训的主体,主要任务是对未参加过上级调训的普通党员进行培训,着力解决多头调训、重复培训、长期不训的问题,保证培训覆盖面。而怎样提升培训实效,解决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笔者认为,基层党委开展兜底培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建立组织体系,发挥联动效应。按照“六有”标准(有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师资队伍、教学场地、培训计划、经费保障)成立基层党校,把建好、用好基层党校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推动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明确基层党校作为兜底培训的载体,充分整合利用好现有资源,拓展培训承接功能,在基础条件好的村(社区)设党校教学点,保障基层党委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有场地。 二是突出分层分类,开展针对培训。根据基层党员文化程度、年龄层次、职业特点等现状,针对不同的党员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培训。如开展以乡镇(街道)党员干部为主的政治理论提升专题研讨班,以农村党员干部为主的实用人才示范培训班,以党务干部为主的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以外出流动党员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班……通过分类分层培训,确保兜底培训有针对性。 三是配强师资力量,丰富教学形式。组建基层党校师资队伍,立足实际,面向党校讲师、县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党员领导干部、退休干部、驻村干部等群体广聚师资英才,充分吸收“田秀才”“土专家”,发挥好本土人才作用。实行“课堂+实地+网络”教学方式,采取党校授课、案例教学、实地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增强培训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培训真正入脑入心。 综上所述,基层党委兜底培训是打通党员教育培训“最后一公里”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党员全覆盖培训的最终保障,这就要求基层党委在培训中确保力度不减,让党员教育培训不走形式、真正取得实效。 (作者: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