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仪式上,68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4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其中,河北省2人当选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8人获提名奖。河北模范们的事迹,特别感人心脾,令人久久不能平静,也加深人们对崇德厚道河北人的印象。
河北历史文化悠久,河北人具有崇德向善的美好习俗和优良传统。比如,孟姜女,中华烈女,千古流传;蔺相如,战国名将,忍小结顾大局;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就义事迹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现今,传承传统文化、凝聚道德力量也一直是新时代河北人的重要使命之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河北先人的历史感召和时代先锋的感动下,越来越多的“河北好人”美德故事见诸媒体、引发热议。有“只要我有一口气,就一定会把哥哥照顾好,这也是父母临终前的遗言,必须兑现。”的王玉红;有25年兢兢业业守护司法公正,过度劳累牺牲在岗位上的优秀法官冯国生;40多年挖掘革命资料,自费建纪念馆传承红色记忆的花甲老人巴连甲……就是这样,新时代的河北人从一代又一代先人手中接过道德接力棒,丰富着先哲先贤们的价值追求,展现当代河北人的生命光彩,勾画了燕赵大地的温暖群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崇德的关键在于“承”,承接下来、传给后辈,一步步、一代代地传授下去。这也是河北人骨子里很了不起、赖以自豪的一项禀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后备力量。在全社会倡导正能量,教育要先行。一方面,社会各界的成年人,尤其是广大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群体要做好榜样,从传承优良家风开始,把德育融入青少年学习和生活全过程、各方面,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修德成才的质效和水平。另一方面,道德本身也是能力,要借助道德模范、“河北好人”等的评选载体,在全省大力营造争创一流、爱岗敬业的干事氛围,向全国人民充分展示河北的道德传承和河北人向善向上的精神风貌。
立德是一门终身大课。对每一个河北人来说,既需要从当下和细节开始做好个人品德的修为,又要旗帜鲜明反对身边周围的失德违法行为,加倍珍惜并共同维护好河北人的整体形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相信,新时代里更加继往开来、厚道质朴、热情好客的河北人,将会创造出近悦远来、高朋满座的理想环境,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