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起,全国各地将陆续公布高考成绩。作为迈进大学的最后一“关”,如何填报志愿成了大部分考生要面临的“大考。不少机构瞅准商机,声称拥有经验丰富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提供一对一“精准”填报志愿服务,收费从几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然而,此种花钱走捷径的方式,是否真的靠谱?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在高考成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高考志愿的填报直接关系到考生个人的人生轨迹,乃至其整个家庭的命运走向。 客观上看,高考志愿填报确实是一项“技术活”,不仅涉及填报什么样的学校、还有专业的选择方向,面对海量的高校名录,大多数人都有些举足无措、难以抉择的迷茫感。不少考生家长为填报志愿花钱、找专门机构咨询服务的现象越来越常见,推动了相关服务市场的火爆。在新高考改革之下,志愿填报变得越发复杂基数庞大的考生参加考高使得竞争尤为激烈。同时,第三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8省市迎来“首考”,志愿填报也启用了全新模式,看似选择变多了,但往年填报的数据参考价值也变低了,难度系数反而更大了。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原本是一个专业性强、关乎家长、学子切实利益的良心活,在社会机构眼中,竟然蜕化为“高收费”“数据拼凑”和“胡乱指导”的一块“唐僧肉”,指导的科学性、针对性、责任性难以保证不说,关键就看中那动辄几千、上万的指导费,尤其高考结束、志愿填报的那几天,简直可以用日进斗金、挣得盘满钵满来形容。 面对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社会志愿填报服务机构,家长学生们理应多一份理性和警惕,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每年高考工作中,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高考成绩统计情况和近年来各高校录取分数情况。市面上的机构或个人并不掌握任何特殊的内部信息,夸大宣传是这类网站和人员一贯招揽客户的手段。 要选到合适的专业和学校,考生最重要的是“知己知彼”。既要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出发,更要充分了解专业的内涵、发展前景,切忌盲目从众。 作者:运河区委组织部庞美辰 电话:17731752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