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时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于5月21日晚以视频方式出席全球健康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全球抗疫合作提出中国主张,为完善全球卫生治理注入动力,为携手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指明方向与路径。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人民健康,健康中国建设驶上“快车道"。2016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大政方针。同年10月,发布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行动纲领。党的十九大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到国家整体战略层面统筹谋划。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健康中国战略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近几年来,中国在助力世界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卫生事业等诸多领域扮演积极角色,世界各国前所未有地需要听到中国声音,需要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分享防疫经验,为世界防控疫情作出重大贡献。与此同时,中国及时公布疫情信息,并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保持密切沟通,为全人类健康福祉贡献更多中国力量。小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作为全球卫生事业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持多边主义,推进团结合作,在信息沟通、药物与疫苗研发等方面,向相关国家提供了援助,持续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 “行胜于言,质胜于华。"中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13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抗疫物资援助,为全球供应了2800多亿只口罩。中国将继续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分享疫情防控有益做法,为全球早日战胜疫情、完善全球卫生治理注入信心和动力。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完善治理体系是治本之策。人类终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此次疫情是一次检测,折射出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短板,暴露了人类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足。从倡议加强和发挥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作用,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到提出提高危机应对的五大能力,习近平主席的主张,再次发出了坚持多边主义的强烈信号,展现了标本兼治的长远眼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