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94|回复: 1

“碳”寻足迹,共创绿色未来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101

主题

82

回帖

902

积分

记者

积分
902
发表于 2021-4-9 15: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里予 于 2021-4-9 15:26 编辑

  全国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审议有关文件,总结“十三五”国土绿化工作,研究部署“十四五”和2021年国土绿化重点任务。(4月8日,新华社报道)
   今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那么何为“碳达峰”和“碳中和”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碳”即二氧化碳,所谓“碳达峰”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中和”即正负相抵。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所谓的“碳中和”。十四五期间最重要的就是碳达峰。因为只有碳先达峰了,才是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国之所以能很快崛起,在世界大国中占有一席之地,除了靠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全国人民奋发图强、团结一致,更有耐于我国各种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如何保持这一优势,中国做了很多努力,从治理污染企业、保护天然林木、退耕还林还草、推行扶持新能源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性措施外,还建立了环境监管体制,实行绿色发展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为了能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中国一直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强调“只要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情,中国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做,并且要做好”。
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有报道显示:五年来,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退耕还湿20万亩;五年来,我国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荒漠化沙化呈整体遏制,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五年来,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I-III类水体比例增加到67.8%,劣V类水体比例下降到8.6%,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在全球森林资源总体减少的大背景下,中国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一组统计数据: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其贡献稳居全球首位。中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努力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今年是党建立的100周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其中,“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自然美丽中国。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随着我国森林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质量越来越好,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去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7.55万亿元,带动3400万人就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年,中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坚持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环境更加宜人,农民生活会更加富裕,由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加强,环境状况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获得感也不断增强。
   对于国家,环保问题和碳排放问题是大方向、总目标。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绿色低碳技术、绿色低碳政策、绿色低碳生活由原先的不明白到如今悄然而至,直至和人们形影不离。对于个人,不污染环境,不污染空气,不污染水源,这就是我们的环保。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每个人用行动改变生活,改变环境,这种改变既是个人的改变也是国家的改变、世界的改变。(作者:何美蝶)





上一篇:让我们撸起青春的袖子为希望的田野绘出收获的金色
下一篇:@年轻干部:严是爱、松是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0

主题

728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5666
发表于 2021-4-12 10: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敏感,搜狐拒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时代新声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4-5-3 20:52 , Processed in 0.284109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