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农村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3月11日,人民网)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司马迁《史记》中记载:“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新时代,农村党组织将对“三农”工作会起到领导作用,党员们将发挥更大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国语》中说道:“民之大事在农”。古往今来,农业在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乡村振兴,说到底就是农业的振兴、农村的振兴、农民的振兴。要实现振兴,人才是关键。只有抓好人才建设,才能使振兴动力不枯竭。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首先,要把优秀青年吸引收入党,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批准什么样的人入党,事关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事关基层组织的组织力能否有效提升。要坚决遏制“人情党员”、“近亲繁殖”等现象蔓延,坚决杜绝“压苗保位”思想,将更多公道正派、责任心强、有觉悟、有能力的先进分子吸收入党。
其次,要抓好高校返乡毕业生、外出农民工等群体入党工作,并将此作为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员结构、增强组织力的重要抓手。将优秀大学生、技术骨干、业务能手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千方百计将其纳入组织。在全面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务必深刻把握发展是新时代的第一要务,建强农村基层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最后,引进党员人才,壮大组织力量。“人才兴旺,产业才能兴旺。”“引才引智并重,常态化开展城乡人才流动,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吸纳专门实用人才,注重人才回流,鼓励返乡创业。筑巢引凤,留住人才,把根留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既需要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的挖掘。既要引进“外来凤”,也要培养“本地凰”,实现以才养才。
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让农业更强。建强农村基层组织,为实施乡村振兴伟大战略提供更强大的组织保障。
江油:陈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