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干部的担当和作为 9月26日,在羌塘草原腹地的西藏阿里地区措勤县磁石乡的物玛湖旁,一年一度的“割草节”吸引了上百户牧民群众聚集于此。一个穿着红色羽绒服的汉族男子穿梭在载歌载舞的藏族群众中,用藏语与大家亲热交谈,他就是该乡党委书记李志龙。(11月9日,人民日报)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干部作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直接接触和服务老百姓的载体和窗口,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体现着国家的面貌,更要把为民办实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敢担当,促脱贫攻坚。高寒偏远的磁石乡,近年来生态环保、旅游开发、脱贫攻坚等工作搞得红红火火,先后获得西藏自治区“优秀基层党组织”、阿里首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等荣誉。为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李志龙担任磁石乡党委书记以来,引导刀青村发展蔬菜大棚种植,鼓励尼龙村开发温泉旅游和紫绒山羊规模养殖,帮助加饶村壮大草原畜牧业等,两年孵化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牧民能干会干的脱贫增收项目15个,使全乡贫困人口从2015年的356户1023人减少到228户714人。 干实事,为民排忧解难。以前的磁石乡,几乎没有乡镇的样子,乡政府所在地没几户人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黑灯瞎火。为改变现状,李志龙四处奔波,争取到对口支援措勤县的国家电网公司800万元投资,对乡政府驻地及周边实施乡村环境整治工程,新建了村民文化广场,乡里还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清扫垃圾、美化家园活动,几年下来,到镇区生活的牧民多起来了。 扛责任,强化履职尽责。3年多来,李志龙认真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把党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形成了党建统领全乡工作的大格局。突出党员先进性教育,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开展“老党员送教上门”“百名村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和藏汉双语学习等活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越发凸显,党建工作,像磁石一样把广大党员群众紧紧团结在乡党委、村两委周围。 (作者:向尚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