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3月5日被确定为学雷锋纪念日,3月被命名为学雷锋月,从此,雷锋的名字传遍全国每个角落。 雷锋同志在热心公益、乐于助人、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善待他人、奉献社会等方面,都堪称时代楷模。从汽车上搞卫生、倒茶水,到下雨天背孩子过河,路途中送老人回家,这一点一滴无不展现出强烈的为民情怀。雷锋在普通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工作中一点一滴去奉献,雷锋精神是奉献精神。他的伟大之处,更在于做了好事不留名,把好名声留给“中国人民解放军”。雷锋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具有时代特点和教育意义,具有鲜明的历史转型时期的导向价值,使英雄模范的成长进入了良性循环。 “向雷锋同志学习!”毛泽东同志为雷锋的题词发表58年了。58年来,虽遭受过历史虚无主义的抹黑,有人说“雷锋叔叔不在了”“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实际上,雷锋却从来没不曾离开过我们,我国现在不仅有着数十万个学习雷锋志愿组织,还有着数千万注册学雷锋志愿者,在人们生活中、身边处处可见雷锋,“雷锋”已成为一张中国社会道德的名牌,“雷锋精神”更融入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雷锋、雷锋精神成为“社会温暖”一个代名词。 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的一生,虽然只有二十多年,但“雷锋精神”却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更成为了中华民族继续前行的动力之源。我们党员干部不仅要做学雷锋的先锋,更要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先锋,将村级组织、社区所有有爱心、热心服务群众的学雷锋志愿者发动起来、组织起来、行动起来,为更多的群众提供优质精准到位服务,展示志愿服务组织学雷锋做好事的群体力量,群策群力激发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 雷锋精神博大精深,雷锋精神开拓创新,他把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升华到一个崭新的精神境界,他在工作中、生活中,总能找到做好事的机遇,“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仅说的是雷锋做好事多,更说的是雷锋能够开拓创新出做好事的领域。这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开拓创新,在工作岗位开拓创新,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开拓创新。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需要雷锋精神的种子,广播在祖国大地上,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让我们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争做精神传承播种者,把雷锋精神广泛传播在祖国大地上,汇聚成筑梦中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李金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