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从国情出发,深入调研,把握规律,树立国际视野”,用中长期规划指导发展,准确回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善观大势,以辩证思维迎接新机遇挑战。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时刻发生变化,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外部环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世界经济低迷,多国呈现经济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国内发展环境不断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因此,要在认识到我国制度、效率、客观环境优势的基础上,辩证看待和把握国内外大势,提高问题意识、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由此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革旧从新,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决心深化改革,由此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用好“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由此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善作善成,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内外兼修”:对内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创新链和产业链充分对接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对外施行“开放创新”,倡导技术互补和资源共享,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提高科技产出效率,为科技为创新赋能,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唯有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研究新情况、做出新的中长期规划。唯有以辩证的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才能让中国好这艘巨轮在世界发展的浪潮中不断乘风而进、破浪前行、劈波斩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