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年轻干部要自觉加强斗争历练,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努力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3月2日,人民日报) 我们党依靠斗争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党员干部作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要不断发扬斗争精神,不畏难、不退缩,在斗争中砥砺初心,在斗争中提升本领,用实际行动担当作为。 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目前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在这大变局之中,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倘若党员干部缺少不畏困难、甘于斗争的精神,便跨不过这些坎,翻不了这些坡,跳不出这些坑,更难以锤炼斗争的本领,去赢得斗争。因此,面对挑战更多、困难更大、矛盾更集中、风险更突出的新形势,唯有坚定理想信念,转变心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始终保持一种砥砺奋进、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方能面对困难不退缩,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方能冲破一个又一个新的“娄山关”和“腊子口”,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敢于出击、顶得上去、经得住考验。 实事求是,善于斗争。“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党员干部既要有见招拆招的硬功夫,又要有借力打力的软内功。正如战士离开不开钢枪一样,党员干部要善于在重大斗争一线受磨砺、强弱项、补短板,在真枪真刀的考验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不断积累斗争经验,提高自身战斗力。只有把火热实践作为提升斗争本领的“磨刀石”,多到“吃劲”岗位下苦功夫,多蹚“深水区”啃“硬骨头”,多钻“矛盾窝”接“烫山芋”,才能炼就斗争胆魄,磨砺斗争意志,增长斗争才干,提高斗争水平、提升斗争艺术,真正把工作实践作为激励斗争士气的“演武场”。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党员干部唯有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和大无畏精神,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方能练就“英勇善斗”之真功,成为独当一面的“战斗勇士”。(作者:莫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