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3|回复: 0

[已拜读] 干部作风建设当“治已病防未病”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5

主题

0

回帖

3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5
发表于 2021-2-24 10: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者、执行者。干部的作风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的形象和执政地位,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治已病防未病”方法,抓早抓小抓好干部作风建设。

       已“病”早治,防止传变。目前,一些干部作风问题呈现出新表象,有的站位不高,格局不大,思想守旧,甘于平庸。有的疏于学习,本领恐慌,不善思考,不接地气。有的政令不畅,执行不力,吃拿卡要,办事不公。有的不守规矩,不知敬畏,不重细节,自毁形象。这些看似老问题,实则是干部已经犯下的“新毛病”。诸如此类干部,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党的作风建设成果还可能毁于一旦。作风建设应抓早抓小,已“病”早治。领导干部要常以反面典型,以案明纪,发挥警示作用。要经常通报一些典型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犯病”干部红脸出汗、知错知止,发挥“通报一起、警醒一片”的作用,防止“病症”传变。

       未“病”养生,防“病”于先。干部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意识形态是干部作风的晴雨表。抓干部作风建设要未患“病”先预防,避免“疾病”的发生。干部的蜕化变质往往是从生活作风不检点、生活情趣不健康开始的。干部的生活作风和工作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领导干部要成为作风建设的“净化器”,从自己做起,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扬正气,为作风建设提供强劲动力。要常关注下属的精神面貌状态,关爱干部的心理健康状态,关心干部的思想意识形态。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干部,要提前介入、提前干预,防“病”于先。要多与下属干部拉家常,谈工作,话生活,让干部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为干部打好思想腐化的“预防针”,增强干部腐败蜕化的“免疫力”。

       欲“病”救萌,防微杜渐。一些干部心浮气躁,精神不振,疲乏多眠,缺乏热情,思想消极,这是干部思想上即将犯“病”的特征,欲得“病”的前兆。一些干部脱离群众、作风漂浮,习惯遥控指挥,当甩手掌柜,这种脱离群众的思想和不切实际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领导一把手要一身正气、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真抓真管,及时采取措施,治“病”于初始,消灭于萌芽。针对这些“个体”的特殊性,要拧紧干部思想的“总开关”,灌输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不断增强干部的规矩意识、法纪意识,增强干部蜕化变质的“抵抗力”,防微杜渐,阻止干部“疾病”的发生。(彭晓)




上一篇:新形势下要进一步提升凝聚能力
下一篇:学习路上再出发,扬帆启航新征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4-20 16:56 , Processed in 0.198681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