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则正权 于 2021-2-20 18:19 编辑
向老党员周康云同志学习 2020年,我们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兑现了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了取得全面小康的伟大胜利,我们的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夙夜在公,辛勤耕耘,甚至付出了生命,周云康同志就是其中一员。他用生命给我们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给我们留下了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活教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是泉秀村的活雷锋,是甘于奉献的孺子牛。 为了救出村民的猪,他勇跳粪坑,洗了40多分钟的“大粪澡”,独自一人将一百多斤的大肥猪从粪坑里托起。也许在普通人的眼里,为了救一头猪跳进肮脏的粪坑实在不值得,更别说是在里面泡40多分钟,即使必须救也可以用绳索拉出来。可是在周书记的心里,只知道那么大的一头猪凝聚了村民不少心血,他把村民的财产视为生命,为民之心容不得他想值不值或走捷径,无论前面是悬崖峭壁还是肮脏的粪坑他必须跳。 周书记的家境并不富裕,和其他村民们一样,木香收入也是他生存的根本。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他一直与木香为伴,但种的不是他自己的,而是一直帮乡亲们种。泉秀村家家户户的田间地里,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句“有困难找周书记”的口头禅,是对他为民初心的最高肯定,更是一名“老党员”的骄傲。 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正是这样一名一般而不普通的“老党员”,37年的如一日的奉献,践行了全面小康不落一户一人的使命,才能造就如今幸福的泉秀村。 他是泉秀村的愚公,是辛勤耕耘的老黄牛。 泉秀村独天得厚的地里位置很适合种植木香,但崎岖的山路阻碍了木香产业的发展,周书记带着村民们辛勤奋战,打通了乡亲们的通财之路,打造了中国木香第一村。层崖峭壁的七里坪从宽不到30厘米的“毛毛路”,到一条基本能行车的便道,再到宽敞的大马路,离不开周书记孜孜不倦的努力,是他带着村民一锄一铲挖出来的。 群众事无小事,为了更好的倾听群众心声,服务群众,共谋发展,周书记离开了温暖的家,当上一名自发的“驻村干部”。一间废弃的小教室里,一张平板床,简单的锅碗瓢盆,几双破旧的老式胶鞋,这是周书记的住所。 周书记曾说:“我是老党员,又当过兵,唯有多做事,才对得起别人叫一声老党员、老兵”。37年来,他扎根于泉秀村辛勤耕耘,克己奉公,兢兢业业,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在平凡的岗位上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让我们缅怀逝者,深入学习发扬周康云同志“老党员”精神,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则正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