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加班已然成为年轻人工作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状态,诸多的加班烦恼让不少年轻人自嘲“感觉身体被掏空”。笔者工作在乡镇基层一线更是深有感触,面对相对繁杂的工作总是能够听到周边的人在抱怨“白加黑”、待遇低等等。其实,反观这样无休止的抱怨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周边的人都是百害而无一利。 “抱怨是丧志之始”。假使每天怨天尤人,抱怨种种,总觉社会不公,势必满满负能量,最终一事无成。细细分析其实时常抱怨是对人生的际遇认识不清,对自己的付出心有不甘,对自己的获得有所不满,因此忿忿不平,怀忧丧志,往往会因此一蹶不振。 “抱怨是恶习之源”。时常抱怨的人对生活有所不满,往往会寻求其他方面的“自我弥补”,因此会以酗酒、颓废、工作无所谓等诸多恶习来对抗他所谓“不公”的生活。再次,一个时常抱怨的人,势必也会将情绪蔓延给他人,潜移默化影响他人。 “抱怨是懦弱之举”。其实,生活中是从业何职业是自己做的选择,无论是基层职员还是高官主管,那是个人的能力问题,你的抱怨反而是你的懦弱之举。正如之前所拜读过的文章里说过:一个人可以选择从政,也可以选择经商。若是不满意自己的收入,觉得囊中羞涩,期盼能通过“下海经商”来改善自己的经济条件,完全可以辞职下海。与其软弱地抱怨不如多想想在抱怨的时候,努力的人已经走向更优秀,而你还在原地踏步。 生活中我们只有在物质方面有了保障之后才可能追求精神方面的需求,活少、家近、待遇好谁都希望,可是现实不可能尽随人意,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境况,或是家中有耄耋之年的父母,或是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小孩,或是面对巨额的车贷房贷......。“辞职是不可能辞职的,只能靠加班才能维持生活这个样子。”同事时常用这种自嘲的方式来调侃自己,虽是段子但我却觉得说的很在理。有时我们不免要为了生存而向生活妥协,因此与其抱怨还不如端正自己的态度,以豁达的心态对待每一天。 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物随心转,境由心造”,忙与闲,关键是要找对自己的价值,让心态决定自己的状态,不因顺境或巅峰而趾高气扬,不因逆境或低谷而怨天尤人。以一个良好豁达的心态来面对工作,面对生活,无论身处何职何地依然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周云波)
|